90后不是一个概念,别总想让我成为你想的那样

字号+
字号-

人们习惯于把他们统称90后,就像指指满操场的人,统称他们“团体操”。但人这活灵灵的生命不可能被任何固定的称谓概括。

有学生问:大学4年读到了什么?结论之一是,认识到了各种各样的人。

有人说: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,而是学着怎么安全地活下去。

有人说:我的缺点就是眼界太窄了,小地方来的,按部就班。但我容易满足,不想不现实 的,我喜欢这样。

有个同学家里为她安排好了做公务员,她却要去支教。

有同学整理大学三年来得到的奖励证书,同宿舍的说,就凭这些证书,出去怎么也找个月薪七八千的职位吧。可获得证书的同学说:老师,当时我心里想,这有什么用,证书换不来钱,真正工作以后才知道,和学历关系不大,靠得是你个人能力,七八千?钱可不是那么好赚的(他已经工作一年多了)。

他们的困扰很多,虽然细节不同,但都是一个新鲜生命对理想(梦想)的本能的向往和多年的被教育(从小至今)的束缚和现实的冲突,这些冲突造成不断加大加深的裂痕,有人能适应,有人不能。而所谓的适应,会有真适应,只有少数人的内心始终不接受。裂痕带来的落差和质疑越来越大,有时候是质疑社会,有时候是质疑自己这个生命不能独自的纯粹干净。

90后不是一个概念,别总想让我成为你想的那样

而他们也会在痛苦里不断地得到,我从没想过的感受:、曾经叛逆的孩子,从小让父母担心的孩子,长大以后的发展会比较好,比较有独立见解和个人坚守。相反那些一直听话的多数会过得比较平庸,因为前面那些孩子曾经抗争过,挣扎寻找过自己的价值。、学校里有两种同学比较好相处,一种来自农村,很能吃苦,内心很坚定。另一种有弟妹的,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,不会只把自己放在第一位。、看一个男生怎么样,只要大家搭伴旅行一次就知道了。对待金钱,对待陌生人,遇到突发事件时,解决困难的能力和责任心,这些平常在教室里看不到的东西,一路上都会看到。

有些女生很纠结陪人应酬喝酒。我跟她们说不要不敢拒绝。不想喝的酒就不喝。保护自己要紧。但是一个同学说,他妈妈平时常带他去应酬,好像也没什么的。

我愣了一下,想想她说的没什么不对,这个人的安全感可能恰恰对另一个人是不安全感,每个人的选择不同,不能整齐划一。前不久有人给我说到一个应酬结束,几个陪同喝酒的姑娘离开前的话:哥,下回还有这高层次的场合,可别忘了喊我。

他们的长大不一定来自书本课堂或者长辈。一句话,一条微博,一段旧事都可能瞬间改变,特别是他们亲眼看见的。

来自黑龙江的男生尹泽淞说过,这世上有三种人:第一种是不知道又无所谓。第二种是知道,但是无所谓。第三种就是知道,但是不无所谓。他说他属于第三种。这就是说,有洗脑就有反洗脑,想洗脑的愿望有多强,对洗脑的抵抗就有多强,这是一个20岁的人从本能到逐渐理性的选择。

所以,我赞同一个学生对我说的:“你别总想让我们成为你想的那样”。每个人都要自己找路,而不是走别人给出的路。

文/王小妮(选自《博客天下》2013年14期)

文章出自:https://www.zuifengyun.com/go-your-own-way.html 版权所有,除注明外皆为原创。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醉风云立场。

2 条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